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化发展
——访山东省高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商志晓教授

发布者:张丹发布时间:2024-01-28浏览次数:12


毕国帅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24-01-21 12:15






图片



商志晓简介

商志晓,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党的十八大代表;现为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山东省高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兼任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哲学学会会长、山东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长等;曾任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入选全国“四个一批”人才(2005年)、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014 年),是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专家。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出版《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与现代化发展研究》《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若干问题研究》《科学发展观“深度理论问题”研究》等著作30余部,发表论文300余篇,主持重大、重点、特别委托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著作1部。2012年受党中央、国务院邀请赴北戴河参加“专家休假”活动,2016年出席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


访问者简介

毕国帅,法学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首都高校党建研究基地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引用格式

毕国帅.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化发展——访山东省高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商志晓教授[J].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23(2):3-1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两个结合”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规律性认识的重大成果,是在新征程上推进理论创新、取得实践突破、实现奋斗目标的重要遵循。2023年,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阐述“两个结合”问题,尤其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本内涵、结合条件、结合方式、重要地位等重大问题予以全面把握、深刻揭示,为我们提供了理论指导,指明了学习思考的基本遵循和努力方向。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山东省高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山东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商志晓教授。


一、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与思想精髓

访问者: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时,特别强调“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意味着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首先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您能先谈谈这个问题吗?


商志晓:好的。就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问题,我们必须有这样一个基本把握:作为揭示客观世界本质与发展规律的科学,作为无产阶级与劳动人民改变命运、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在自然、社会、思维等各个领域充分展开,展现出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多学科向度,构建起一个内容丰富而大气磅礴的真理体系。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有以下几方面要点。


其一,马克思主义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和科学理论。所谓“真正意义上”,是说马克思主义具备了“科学”所应有的全部要素,满足了“科学理论”所要求的全部条件,是真正具有科学性质并把科学性质贯彻到底的思维结晶。
其二,马克思主义是广博丰厚而又大气磅礴的真理体系。马克思主义提炼形成了一系列全新观点和判断,在人类思想史上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和创新,凝练升华为一系列基本原理,建构起一个庞大深刻的理论体系。
其三,马克思主义是融世界观和方法论于一体的伟大思维创造。在观察世界、社会、历史,在认识自然、人类、思维,在剖析阶级关系、经济结构、资本运行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致力于对内在本质和客观规律的把握与揭示,在“世界观” 意义上给予我们全景式的崭新理念;与此同时,它把唯物论与辩证法、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历史与逻辑统一、由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到思维具体等一系列科学方法和方法论原则,运演于理论构建和思维创造之中,彰显出特有的方法论体系及非凡价值。
其四,马克思主义是诉诸行动并志在改变和创造的实践哲学。在借鉴继承德国古典哲学又与之分道扬镳后,马克思主义不仅力图以唯物主义方式重新回应历史之谜,更根本性地扭转了其纯粹认识论旨趣,将“改造世界” 的抱负与追求鲜明地写在自己的理论旗帜上。
其五,马克思主义是坚守人民立场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指南。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一般规律,并且真正发现了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原理,科学阐明了“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人民群众一代接续一代地生产着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马克思主义的这些科学品质展现于性质、内容、方法、旨趣、立场等诸方面, 并同时孕育了其开放性、创新性和与时俱进等基本属性,可以说迄今为止任何一种理论学说未曾企及;它产生的思想影响和实践效能,也是迄今为止任何一种理论学说未曾实现的。正是凭借这些品质风格,马克思主义才能够站在人类思维的制高点上,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成为人类思想宝库中独树一帜的伟大创造。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仍是当今时代不可替代的思想旗帜。这是因为:首先,马克思主义的普适性理论与科学方法论在当今时代依然无可替代;其次,当今时代既承袭历史又吐故纳新,却仍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基本视域中;最后,时代的前进与发展使马克思主义既遭遇一系列新课题、新挑战,同时也面临拓深发展的新机遇。
接下来,我再谈一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问题。
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尤需把握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实现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贯通融合。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是蕴含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中并处于支配地位、发挥统领作用的核心要义,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实质凝结与核心提炼。马克思、恩格斯一再强调:“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我们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恩格斯格外看重他们创立的科学理论中的辩证法内容,强调其理论创造的方法论意义。列宁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要义视为“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毛泽东将“实事求是”看作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二者都从一个侧面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都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的具体凝练与科学概括。
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化发展,务必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核心与实质。唯其如此,我们才能精准地而非粗略地、科学地而非机械地、有效地而非徒然地去运用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正是科学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凝练丰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思想内涵,才让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地位与引领功能得以充分印证,进而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不断取得胜利。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化发展,要求我们在学习、运用与发展马克思主义过程中,不能浅尝辄止、蜻蜓点水,不能教条主义、实用主义,必须在全面掌握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着力运用思想精髓去联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导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二、正确辨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访问者: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化发展,除了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之外,还需要全面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正确辨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在这方面,您是怎样认识思考的呢?


商志晓: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丰厚、博大精深,是以儒家、道家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融通的体系,包括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和新学等不同发展阶段的文化实体。从学术流派来看,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佛家、阴阳家、兵家、名家、杂家等在内的诸子百家, 这些流派分途发展而又相互碰撞和交流吸收。从载体来看,又包括经史子集典籍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


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大量优秀、积极的内容,也有一些过时的糟粕。我们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内容、精粹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理念,视为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视为中华文明智慧的结晶,其实就是在“文化精华”意义上对中华传统文化所作的凝练概括和精确阐释。具体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忠诚爱国的坚贞信念。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积淀中,“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主义情感随时代发展而升华,被广泛认同而远播,饱含着为理想、为信念、为正义、为国家舍生取义的拳拳之心,饱含着“天下一统,四海靖宁”的精神之托,饱含着“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报国之志,可谓荡气回肠,催人奋进。
二是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一部自强不息的奋斗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显示出刚健有为、勤劳勇敢、积极向上、坚忍不拔的精神品格和生命意志,彰显着中华民族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的精神。自强不息品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旋律,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铸就了中华文化五千年绵延不绝的辉煌历史。
三是血脉相融的为民情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有“泛爱众” 的仁义情怀,有“济世兼爱” 的悯爱品德,主张“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主张“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把“理天下者以人为本”作为治国理政、稳固一方的理念,告诫我们战道爱民、养民恤众、政在得民。民本精神及其践行,事关国家安危、民族兴亡、百姓苦乐。只有“民本”基石巩固,国泰民安才能成为现实。
四是勤劳节俭的优良风尚。“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从《尚书》“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到《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从《左传》“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到《诫子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从《墨子》“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到古训“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水推沙”千百年来勤劳节俭一直被中华民族当成代代相传的美德、人人尊崇的品格,当成修身养性的境界、陶冶情操的主导,当成持家兴业的根本、安邦定国的保证。
五是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中华民族历来提倡“养浩然正气”“守民族气节”,推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浩然正气,怀抱“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的坚定意志,树立“厚德载物”“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的道德风范,弘扬克己奉公、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奉献精神,展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言必信,行必果”“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的人格魅力。
六是海纳百川的宽阔胸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释道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既有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之道,又有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为人处事的价值指南,主张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不同文明之间和谐共存,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墨子的“兼爱”“非攻”“视人之国若视其国”,孔子的“仁者爱人”“君子喻于义”,孟子的“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均饱含着“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天下大同” 的和平思想,饱含着“亲仁善邻”“睦邻友邦”“协和万邦”的政治抱负,饱含着“讲信修睦”“宽广仁厚”“兼容并包”的精神特质。可以说,“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是中华民族为实现大同之道而铺就的对外关系的基石。
当然,中华传统文化不单有其精华,也有其内在的缺陷。我们要辩证、理性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区分开来。有学者认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宗法制度和专制统治过分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长此以往终于造成衰暮之气弥漫、社会心理老化、民族精神萎缩。概言之,共性压倒个性、整体压倒个体,独立意识荡然无存,使民主的政治理念成为不可能。二是过于注重主体道德修养而忽视对客体的探求与改造,重视系统直觉思维,轻视分析与逻辑思维,因而造成轻视自然、蔑弃技艺的后果,造成虽有实用技术,但无科学理论,使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不可能。这值得我们深思。
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把握。
其一,以丰富政治智慧服务于执政党治国理政实践。“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固然有过分褒奖之嫌,却也道出了孔子思想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具有的丰富政治智慧,其政治理论主张所具有的政治实践精神,如为政以德、以民为本、正己正人、选贤任能等,都是古人政治智慧的体现,深刻影响了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构成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文化根基。
其二,以充沛价值思想润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思想内容丰厚,在修身重德、贵和持正、守信践诺、敬职尽责、谦恭礼让、尚义勇为、仁者爱人等方面有充分体现。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与践行,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使之成为涵养润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资源。
其三,以正心修身理念作用于人的德性养成与素质提升。钱穆概括中国文化要义为:“以教人做一好人,即做天地间一完人,为其文化之基本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道德资源与正心修身理念,教人如何坚守道德底线、追求完美人格、增强责任意识,教人如何正心修身,实现道德上的自我修养和人格上的自我完善,而这正是人之为人的存养过程。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从传统文化正心修身理念中汲取思想精华,通过教育引导、道德养成与行为矫正,切实提升社会主义新人的思想境界和综合素养。
其四,以完备人际规范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际关系、人际交往规范、社会稳定和谐予以高度关注,积淀了十分厚重的理念资源。讲礼仪、讲诚信、讲正义、讲仁爱、讲和合,对当今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仍然十分重要。
其五,以深厚民族精神凝聚中华儿女共襄复兴伟业。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位卑未敢忘忧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都体现了先哲强烈的报国情怀与无畏的献身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同心同德,需要凝聚中华儿女共同投身复兴伟业,在此过程中,民族精神的伟力不可替代、无可比拟。
其六,以包容和谐思维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华民族具有与其他民族和平共处、友好相待的优良传统,形成了和谐共生、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等基本理念。在推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今时代,传统文化的包容和谐思维渗透到经济贸易、政治外交、民族交往、文明交流各领域,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三、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访问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蕴的思想精华与当代价值,需要我们充分挖掘、准确改造、积极转化,使之与现代社会和当代实践嫁接融通,也就是推进其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推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问题上,您是怎样认识看待的?我们应当如何去做呢?

商志晓: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既是中华传统文化数千年传承延续内在规律的现代彰显,也是它历经抗争磨难之后寻求新的作为的真切呼唤,更是当代中国语境下民族复兴伟业对中华传统文化释放能量、发挥作用的客观要求与现实需要,还是承载民族复兴伟业的执政党和人民大众面对历史文化传统必然怀有的主体使命和责任担当。


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问题上,学界已经产出大量成果,但在理论认识上仍需深化,仍需深刻把握其基本内涵和实质要义。什么是创造性转化?什么是创新性发展?二者是怎样的一种关系?我们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才能达到目标?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搞清楚。

毫无疑问,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一个整体,却又各有侧重、各有所指。所谓创造性转化,是指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涉及理念、内容、表达、形式等各层面。其内涵要求主要有三点:一是以“现实”为尺度,按照当今时代要求、现实社会标准、当代中国人思维进行转化;二是以服务于现实为旨归,力求与现代社会接轨、与民众需求吻合,达至为今天所用、为现实所用;三是以创造性为特征,即不是简单搬运移植过来,而必须具有新生新造之韵,体现为新蕴涵新样式。所谓创新性发展,是指中华传统文化的提升超越,重在阐发立足现实并解决当今时代问题的创新内容。其内涵要求主要有三点:一是从传统文化思想基地出发,充分尊重而不是背离传统文化思维主线和思维特征;二是以回答解决现实问题为旨归,紧扣时代需求与民众意愿去创新发展;三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养料,在现实条件下致力于文化提升和思想超越。如此来看,创造性转化主要是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本身而作出的努力,本体是“中华传统文化”,目标是“转化”,要求是“创造性”,旨归是“服务”;而创新性发展则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依托进行的创新努力,“中华传统文化”是底色,“发展”是追求,根本特征是“创新”,旨归不只是“服务”,重在提炼出融入现代社会形态的新内容,这些新内容一头联结着传统文化,一头则进入了新文化体系之中。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一项大工程,需要强化意识、加大力度,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需要整体谋划、系统推进。简言之,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发力。

一要提高阐释研究水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认知,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既要知其何为又要知其如何为。阐释研究是必要的理论准备,要本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一贯原则,在系统全面搜集古籍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认真检索、细致校验、辨析优劣、整理提升;要把“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的治学方式结合起来,倡导创新性研究,保持理论研究的真实性和前瞻性,力求推出大批在学界领先、具有影响力、学理内涵丰富的研究成果。

二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保护运用,延续血脉风骨,使其既有形又有神,达到形神兼具完整统一。传统文化遗产是先民繁衍生息的文化基因,是民族发展壮大的文化脉络,是一种文化有别于他种文化的历史存证。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古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传统风俗、民间艺术等),我们都应倍加珍惜、有效保护。我国文化遗产丰厚,是历史馈赠给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夯实文物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建立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构建具有特色优势的博物馆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系,建设完善的数据资料和档案系统,培养完善非遗保护传承队伍,广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

三要强化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素养,让人人都充分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清楚自己从何而来、身在何处。要统筹发挥国民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教化作用,彰显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将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结合起来。家庭教育在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中具有其他社会组织无法替代的作用,如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素质的培养,知书达理、遵纪守法的行为规范养成,都更多依赖“言传身教、德教为本”的家庭教育方法。要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突出榜样的力量,树立做人做事的标杆,把社会教育的作用发挥好。同时,要强化提高国民文化素养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宣传普及的拓展性、辐射性与渗透性, 形成自我趋同的价值导向和舆论指引。

四要完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体制机制,夯实保障条件,把软保护和硬约束结合起来,使自觉遵守与立法规章相得益彰。制度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根本依赖。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了原则要求和具体任务举措,阐述了基本途径、主要措施、重点工作,从组织领导、政策保障、法治环境、社会参与等角度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系统部署和制度性安排。我们要按照党和国家一系列政策要求,在建立机制体系、创造社会环境、优化政策举措、制定规范准则等方面创新用力,进一步完善制度政策法规体系。要遵循党和国家的制度政策法规,在具体做法上进行探索创新,推出切合实际的传承模式,如打造传统文化体验平台,推行经典阅读、礼仪普及、大众讲座等,以加大实践养成力度。


五要优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环境,营造发展氛围,多管齐下合力共为,为之注入新动力、展现新景象。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各级党委、政府要重视,全社会要积极参与行动,共同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氛围。只有人人自觉、人人主动,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化创新环境才能形成,才能产生应有的影响效应和带动作用,优秀传统文化才会以“日用而不觉” 的潜移默化的形式走进寻常百姓家、走进人们的心中,转化为自觉行动和自主追求。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一定会步步为营、行稳致远。

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访问者:正如您前面讲述的,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化发展,需要着力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称为“第二个结合”。您是如何看待“第二个结合” 的提出及其重要意义的?

商志晓:我们先来理顺“第二个结合”的提出过程。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从“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单列出来,由此形成“两个结合”的重要论断以及“第二个结合” 的崭新表达。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两个结合”重要论断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2年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亲授“开年第一课”时指出:“更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 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我们党对“两个结合”进行了系统阐述,针对“第二个结合”明确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实践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进行了具有开拓性的理论创造,打开了理论和实践的广阔创新空间。联系党的历史看“两个结合”及“第二个结合”,可以发现,“两个结合”既是对理论创新历史经验的传承和坚持,又是对理论创新崭新格局的开创与发展。


关于“第二个结合” 的价值意义,我认为,从强调“文化自信”到提出“两个结合”,再到对“第二个结合”进行深入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文化广泛应用于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价值与文明的高度加以创造和发展,使之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第二个结合”在一个新的高度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的空间,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得以联通;极大提升了我们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视野和思想境界,将传承弘扬这项重要事业置于更高的平台和更重要的地位。推进“第二个结合”,必能让马克思主义深深植根中华大地和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沃土之中,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的活力;必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扬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的理念内容,使自身内蕴的思维智慧呈现出应有的当代价值。此外,“两个结合”和“第二个结合”还巩固了文化主体性。知所从来,方明所往。一种文化要具有穿越时空的影响力,必须要有其主体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中华文明的主体性植根于五千多年的文化沃土,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不断发展壮大,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更加自觉。有了文化主体性,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华民族才能彻底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从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访问者:还想进一步请教您,在坚持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凸显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在“一个结合”中单列出“第二个结合”, 或把“一个结合”拆分为“两个结合”,您看是否必要?您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商志晓:在“一个结合”中单列出“第二个结合”无疑是必要的。都放在“一个结合”中,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并列为“两个结合”,又觉得确有理由。仔细体会一下,分别看“两个结合”,会觉得这是两个层面的“结合”,甚至可视为两种性质的“结合”。分开有必要,可以分别把握,可以有针对性地实施,可以按相应的要求与路径去操作。可以说,“两个结合” 是一体两面:“一体”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两个结合” 的基础;“两面” 是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两个结合” 的基本维度。
在这里,我们需要明确两个问题。其一, “两个结合” 是一个新命题,但并不是个新问题。将其视为新论断,并不意味着我们以往对“第二个结合”未曾关注、未曾推进,只是被统汇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之中了,由“一个结合” 予以总括包含。新时代凸显“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历史经验获得的基本结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两个结合”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其二,“两个结合”的提出是时代的需要,不可视为只是对此前“一个结合”的拆分。以往我们对第二个层面结合的关注与推进,总体看是从属于第一个层面结合的,既比较笼统也不够突出,且尚未达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准把握。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独立出来,由“一个结合” 进展到“两个结合”,不仅是认识上的深化,更是实践上的提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五、在彼此契合中让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相成就

访问者:您刚才从“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 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两个方面阐释了“ ‘第二个结合’ 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的深意,非常具有启发性。那么,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化发展,应当从哪些方面做起?切实可行的路径是什么?


商志晓: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自身发展创新、继续中国化时代化方面看,马克思主义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取理念补充和原典支撑,从其文化精华中获得夯实历史根基的深厚基础;从自身传承弘扬、实现当代价值方面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务必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中得到方法指导和主题昭示,从其思想精髓中获得走入现代社会的理念引领。在这方面,毛泽东用历史唯物主义对中国传统“民为邦本” 思想进行改造,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著名论断;运用《汉书》中“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的实证与考据方法,赋予“实事求是”新的内涵,以揭示辩证唯物主义的精神实质;《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汲取了中国古代认识论和辩证法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实践有机结合的典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呈现出愈加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中国风格。习近平总书记以中华文化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言必信, 行必果” “德不孤, 必有邻” 等,深入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政者, 正也”等,论证说明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要求;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位卑未敢忘忧国”等,为弘扬民族精神提供理念支撑。这一切既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以新的阐释论证,使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嫁接联通,同时又以唯物辩证法去激活传统文化的内在活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出应有的当代气韵与时代风采。

在彼此契合中让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相成就,我们必须抓住相结合的重点任务和实质性要求,在已有成果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二者联通起来进行比照鉴识,确认共通之处,明晰差异所在,昭示互补空间,以便有针对性地推进“第二个结合” 深化发展。

其一,确认共通之处。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认知对象和着力方向上,共同瞩目于人类社会及其要素关联、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与共同发展,都推崇思想理念的经世致用与务实品格。马克思主义对“实践” 至上性和优先性的强调与追求“知行合一” 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对立统一学说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分为二”“中庸”等,都在认知观点上具有相通性,在内在精神上具有一致性。

其二,明晰差异所在。马克思主义关注历史变迁及其发展规律,具有宏大叙事、格局纵论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偏向群体秩序与人为修行,带有伦理道德、心性养成风格。这种差异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二者互为融通的可能区域。


其三,昭示互补空间。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价值观以及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观、知行观、和谐观、伦理观、诚信观及人文观念、道德精神、民族气节等方面的阐述,都有着互为借鉴的丰富内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人的修身养性理念互补空间宽阔,定能助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人的发展理论和人的现代化理论领域实现进一步创新发展。

六、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访问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化发展,无疑对中华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首次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任务。您能否就此谈谈对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认识?


商志晓:首先,我们要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概念。相对于中华民族古代文明、近代文明而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指自新中国建立、中华民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以来,由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已经开始创造并正在丰富发展、已经初见端倪并正在形成中的新的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启程、发展相衔接、相映照, 正愈益彰显出鲜明的民族特征和中国风格,独树一帜并独领风骚。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须在实践中有所遵循。具体而言,首先要遵循当代中国实践的需要,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就与经验、机遇与挑战、推进与发展中汲取养料,将现代文明的根基深深扎在实践之中、深深扎在现实土壤之中;其次要顺应亿万人民群众的愿望,在历史创造者、参与者、推动者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取向中,校准并设定现代文明的方向与路径;最后要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物的本源、本质、本性为依归,构筑起现代文明的客观基础和主体性力量。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过程,也就是造就一个新的文化生命体、形成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过程,是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宏阔深远的过程,是深化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须牢牢抓住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推进力度。一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立党立国、兴党兴国,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二是传承弘扬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进一步强化和彰显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做到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三是深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在彼此契合过程中互相成就,让经由“结合” 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四是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优秀成果,通过交流互鉴促进世界文明发展进步。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与“第二个结合”高度关联。一方面,通过“第二个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 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这本身就是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另一方面,有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目标引领和追求归宿,“第二个结合”就有了新的遵循与牵引,就有了新的动能与力量。“第二个结合”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在深化推进“第二个结合”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求我们统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有着广泛蕴涵,党的二十大提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们正在建设的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讲到“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表明我们当前要着力建设的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经由‘结合’ 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等表述,都体现了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内容要求,需要我们系统理解、深刻领会。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目标方向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根本任务是丰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推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推进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须据此找准方向、提炼要义、探索路径,推进建设过程并实现建设目标。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论述,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路径指引。